下载排行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年征订启事
<正>《中华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月刊之一,系2014版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D(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辟有博士导师新论、中华名医经典、国家项目点击、省级项目平台、地方项目宽带、博士后课题主页、药效学研究盘点、中药研究扫描等30余个栏目。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7717,国内统一刊号:CN 21-1546/R,国内邮发代号:8-182,国外代号:M1163。A4开本,
白术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左军;张金龙;胡晓阳;白术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功效。化学成分复杂,并且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该文对近5年来白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作用机制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发现白术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白术挥发油、白术内酯以及白术多糖。并具有保肝、调节胃肠运动、抗炎性反应、抗肿瘤、调节免疫系统、降血糖、调节免疫代谢等作用,为白术的药理作用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枸杞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周晶;李光华;枸杞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成熟果实,它在祖国的传统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润肺止咳、延缓衰老等功效。化学成分为己多糖、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牛磺酸、生物碱、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现代临床研究表明枸杞具有降低血脂血糖、保肝、抗肿瘤、抗衰老等药理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枸杞多糖(LBP)。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就枸杞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半夏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左军;牟景光;胡晓阳;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是临床常用的化痰止咳平喘药,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在半夏中发现的化学成分有生物碱、半夏淀粉、甾醇类、氨基酸、挥发油、芳香族成分、有机酸类、黄酮类、半夏蛋白、鞣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等成分。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半夏有止咳平喘、抗炎、抗衰老、镇静、抗肿瘤、止呕等作用。现将近年来国内就半夏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概述如下,以期为半夏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
周莹;刘军彤;杨宇峰;石岩;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多种靶器官受损,引发各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危害人类身心健康,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病因病机及发病机制与治疗均有较为广泛的研究。近年来,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大背景下,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研究也相继开展,为糖尿病的临床辨证诊断提供了更加客观化的评价及参考。经基础与临床研究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比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疗效更优,临床应用前景更为广阔。文章就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糖尿病的中西医理论、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糖尿病治疗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等方面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糖尿病的临床治疗。
炮制对半夏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杨丽;周易;王晓明;李琳;付志飞;张鹏;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化痰止咳平喘药物。因生品具有毒性,所以临床上多使用半夏的炮制品,最常用的3种半夏炮制品为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长于燥湿化痰,多用于湿痰咳嗽、胃脘痞满等疾病;姜半夏长于温中化痰和止呕降逆,多用于寒饮呕吐、脾胃虚寒呕吐和温热型肝胆病;法半夏长于祛寒痰和调和脾胃,多用于痰多咳嗽、痰涎壅盛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方剂中。近年来研究表明半夏主要含有生物碱、有机酸、多糖、甾醇等化学成分,具有止咳平喘、抗炎、抗肿瘤、止呕等药理作用。不同半夏炮制品中化学成分的差别较大,化学成分的变化与其功效及毒性密切相关。文章查阅了近年来关于半夏炮制方法、化学成分和药理毒理作用的研究文献,综述了半夏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为半夏的炮制机制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半夏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李哲;玄静;赵振华;张永清;半夏是一种大宗中药材,是临床常用的止咳化痰药,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近年来,随着对半夏研究的深入,其中的生物碱、挥发油、氨基酸等成分陆续被发现。其药理活性和药学应用也在不断拓展,如抗肿瘤、抗溃疡、降血脂、镇静等。文章主要对半夏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总结,以期为其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桔梗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左军;尹柏坤;胡晓阳;桔梗为桔梗科草本植物桔梗的干燥根,是临床常用的化痰止咳平喘药,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之功效。在桔梗中发现的化学成分有皂苷类、黄酮类、多聚糖、脂肪油、脂肪酸、无机元素等成分。现代临床研究表明桔梗有止咳平喘、抗炎抑菌、抗肿瘤、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保肝、抗肺损伤、免疫调节、抗肥胖等作用。现将近年来国内就桔梗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概述如下,以期为桔梗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黄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黄烈岩;聂黎行;康帅;于健东;魏锋;马双成;黄芩为我国临床常用的传统中药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湿温、暑湿、泻痢、黄疸、肺热咳嗽、血热吐衄等多种病证。现代药理学实验结果表明,黄芩提取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氧化、保护神经元等多种生物活性,可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相关疾病。现今市场上流通的黄芩商品覆盖了不同产地、不同规格、不同年限的药材,此外,在我国部分区域,存在黄芩属同属不同种植物被视为黄芩代用品的情况,如甘肃黄芩与滇黄芩。鉴于黄芩复杂的使用现状,文章对近年来黄芩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质量控制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归纳,以期为黄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蒲公英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聂文佳;徐帅师;张咏梅;蒲公英作为传统中药,主要含黄酮类、酚酸类、萜类、甾醇类、多糖以及挥发油等多种有效成分,主要有抑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炎、抗肿瘤、胃肠保护、利尿等方面的药理作用。蒲公英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者通过资料查找与整理,主要综述了蒲公英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蒲公英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