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论著聚焦

  • 膜原法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探析

    许滔;葛正行;肖政华;张敬杰;刘正奇;谭韬;李波;付蓉;雷雨;郑玉华;黄倩倩;周玉萍;周子龙;彭玉;周洵;陈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呼吸系统疾病,起病急,变症快,与中医"瘟疫""戾气"的发病、传变极其相似。作者所在的团队亲临疫情前线,根据病例资料及病例诊治经验,结合中医疫病及膜原疾病的认识,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表现出来的疑难、重症,变化极速,与膜原疾病的诊治相符,文章从中医膜原疾病诊疗角度探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治,以期为中医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借鉴。

    2020年08期 v.22;No.19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下载次数:6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针药联合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临床观察

    刘丽;袁孟珂;陈婧;王亚文;邓楠;孙一鸣;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膈下逐瘀汤加减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给予针刺联合膈下逐瘀汤加减方口服,配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对照组49例,给予针刺、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月,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输卵管造影显示输卵管通畅情况,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后1年内的宫内妊娠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医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积分降低,治疗总有效率、1年内宫内妊娠率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联合能够提高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提高妊娠率,值得推广应用。

    2020年08期 v.22;No.196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药理研究

  • 补肾活血方对兔退变椎间盘模型MMP-3表达影响

    李玲慧;魏戌;朱立国;李凯明;常德友;冯敏山;于杰;王尚全;陈明;梁龙;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兔退变椎间盘组织形态结构及MMP-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月龄健康兔共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依次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兔均行椎间盘退变造模术。造模后3 d开始给药,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以生理盐水灌胃代替中药,中药低、中、高剂量组补肾活血方每日灌胃,连续给药8周。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检测方法观察椎间盘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运用PCR法检测MMP-3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显示:药物干预后,低剂量组髓核细胞数量变化不明显,纤维环及髓核存在裂隙,中、高剂量组细胞数量较低剂量组显著增加;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中药低剂量组MMP-3表达未见明显变化(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MMP-3的表达均有显著下调(P<0.05);PCR法检测法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中药干预后,椎间盘组织内增高的MMP-3表现出降低趋势,其降低程度与药物剂量呈正比,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的MMP-3表达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造模成功后MMP-3表达量显著上调,经补肾活血方干预后可抑制MMP-3的表达,说明补肾活血方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延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2020年08期 v.22;No.196 8-11+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5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橙皮苷对果糖-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肝脏中TLR4和TRL9表达影响

    李晓霞;吕小红;许莹;徐波;郑小岚;张元杰;

    目的研究橙皮苷对果糖-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肝脏Toll样受体-4(TLR4)和Toll样受体-9(TLR9)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辛伐他汀、橙皮苷低、中和高剂量组,n=10,10%果糖水+高脂饲料诱导造模,后接受4周治疗,治疗结束后收集血清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G)、游离脂肪酸(FFA)、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收集肝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肝脏病理学,以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脏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和TLR-9蛋白及m RNA表达。结果肝脏组织病理学可见正常组正常,而模型组则出现弥漫性脂肪颗粒浸润,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均明显改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ST、ALT、TG、FFA、IL-1和TNF-α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此外橙皮苷高剂量组AST、ALT、TG和FFA与辛伐他汀组相比并没有差异,而IL-1和TNF-α则明显低于辛伐他汀组(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LR-4和TLR-9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各治疗组则明显降低,此外橙皮苷高剂量TLR-4和TLR-9明显低于辛伐他汀组(P<0.05)。结论橙皮苷能够明显改善果糖和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病肝功能和血脂,同时降低炎症刺激,其作用机制与其可下调肝脏中TLR-4和TLR-9表达有关。

    2020年08期 v.22;No.196 11-14+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1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方药纵横

  • 九蒸九制锁阳的炮制方法探讨与质量考察

    马灵珍;葛珊;

    目的按照九蒸九制的炮制方法得到九制锁阳,并对其质量进行考察,从而对九蒸九制锁阳的炮制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将锁阳与黄酒按照一定的配比,通过九蒸九制的炮制方法得到九制锁阳,并通过九制锁阳粉末与原锁阳药材粉末的水分及浸出物测定的比较以及利用HPLC等技术进行九制锁阳粉末中熊果酸的含量分析。结果原锁阳药材粉末所测得的水分结果为16.3%,九蒸九制后所得锁阳切片打粉后进行水分结果为11.1%;原锁阳药材粉末浸出物结果为14.9%,九蒸九制锁阳粉末浸出物平行样测定为15.9%;利用HPLC测得每10、20、30 min的原锁阳药材粉末中熊果酸含量分别为0.18%、0.20%、0.21%;九锁阳粉末中熊果酸含量分别为0.32%、0.34%、0.34%。结论九蒸九制后的锁阳,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规定的水分及浸出物要求,九制锁阳中熊果酸含量较原药材粉末中熊果酸的含量高,因此得出九蒸九制锁阳炮制方法的可行性结论。

    2020年08期 v.22;No.196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6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薏苡附子败酱散水煎液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建立及8种成分含量测定

    孙燕;张露蓉;许恒;陈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建立薏苡附子败酱散水煎液的指纹图谱,并对绿原酸、咖啡酸、芦丁、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槲皮素8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使用Agilent ZORBOX Extend-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p H2.5)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 10批样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在0.996以上。共标定了51个共有色谱峰,并指认其中8个峰,分别为绿原酸、咖啡酸、芦丁、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槲皮素。上述8种成分在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9 3;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5.0%;加样回收率为97.27%~102.81%,RSD≤3.93%。结论应用HPLC建立的指纹图谱反应了薏苡附子败酱散水煎液中的成分,可作为薏苡附子败酱散水煎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2020年08期 v.22;No.196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5K]
    [下载次数:6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基金项目纵览

  • 基于“阴平阳秘”探析2型糖尿病中医病机

    张美菱;杨宇峰;石岩;

    "阴平阳秘"出自于《黄帝内经》,表述了维持人体健康生命活动的平衡之道,包含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的人自身、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的理论思想,高度概括了人体在正常状态下的气血津液和脏腑功能,对于指导临床诊治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文章从"阴平阳秘"角度来整理分析2型糖尿病中医病机,认为糖尿病前期阶段机体处于郁滞状态,兼有脾脏虚损;糖尿病病机与病程关系密切,从阴虚燥热逐渐转变为气阴两虚;并发症期以阴阳两虚兼见痰湿、瘀血、浊毒互结为主。对2型糖尿病全程有动态的病机认识,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进行诊治。

    2020年08期 v.22;No.196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下载次数:7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刘莹;张世超;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挖掘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抗肿瘤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两味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并进行靶点预测。通过TTD、Drug Bank和Gene Cards数据库对其作用靶点进行筛选得到与肿瘤相关的作用靶点。应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蛋白(PPI)互作网络模型,并使用Cytoscape软件对该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得到核心靶点。通过Metascape软件并对核心靶点进行GO-BP生物功能富集分析以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经数据库分析白花蛇舌草中含有活性化合物7个、作用靶点282个;半枝莲中含有活性化合物29个、作用靶点428个,两味药中与肿瘤相关的作用靶点421个。GO-BP生物功能富集以及KEGG通路分析发现,两味中药主要通过激酶活性的调控、跨膜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肽基丝氨酸磷酸化、细胞对氮化合物、有机环状化合物以及无机物的反应、阳离子稳态、磷脂酰肌醇介导的信号传导等生物学过程发挥其抗肿瘤作用,涉及到的肿瘤有前列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膀胱癌、胶质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子宫内膜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肾细胞癌、大肠癌和甲状腺癌等。结论该研究从多角度探讨了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两味中药抗肿瘤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2020年08期 v.22;No.196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2K]
    [下载次数:1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内经》“治未病”理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防治

    管淑媛;董筠;

    中医"治未病"理念源远流长,目前已形成一套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既变防渐、瘥后防复等方面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目前仍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程长,治愈率低、治疗费用多且易复发,中医方面防治UC手段多、不良反应小、病人耐受高,将"治未病"理念与UC的治疗结合起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UC的未病先防可通过远离诱因、调畅情志、控制饮食及起居有常与耳穴养护等方式扶助正气、防其发生;UC的既病防变可通过辨证论治、中药内服,采取个体化精准治疗,辅以针刺艾灸等手段达到既变防渐;UC的瘥后防复可通过维持治疗、调护脾肾、定期复查、膏方调养等中医特色方法来扶正固本,达到防止复发的目的。

    2020年08期 v.22;No.196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5K]
    [下载次数:8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胃气”理论指导下多角度治疗胃癌

    朱广辉;李杰;田启航;戴明昊;

    "胃气"理论作为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黄帝内经》,具有人体正气、脾胃功能、脏腑气机等多重含义。"胃气"理论为指导的中医药防治胃癌逐渐被现代医家重视,临床实践可分别通过扶助正气、健脾和胃、滋养胃阴、调畅气机多角度对处于不同阶段的胃癌患者进行辨治。该文通过探讨"胃气"的理论内涵、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拟探讨"胃气"理论为指导的多角度治疗不同阶段胃癌的作用及意义,希冀为中医临床诊治胃癌提供思路。

    2020年08期 v.22;No.196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5K]
    [下载次数:7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帕金森病便秘研究进展

    曾奇;刘智斌;王渊;刁秀芸;郭萌;

    帕金森病(PD)是目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便秘作为帕金森病患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已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帕金森病患者便秘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机制目前仍不明确,且中医和西医对此都有各自的认识与诊疗方案,故此文通过查阅大量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资料,就帕金森病便秘的流行病学、解剖生理学基础、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中西医治疗等问题做一简要归纳论述,以期探索出切实有效的临床诊疗方案,并就中西医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思考与展望。

    2020年08期 v.22;No.196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1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浊毒理论论吸烟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病机及治法

    潘禹硕;李思佳;曲妮妮;束沛;秦一冰;

    该文基于浊毒理论归纳烟草燃烧所产生烟气的属性,认为其可分为体用两端,其在"用"为燥热毒邪,进入肺脏损害直接迅速;在"体"为湿重浊邪,进入肺脏损害积重缓迟。探讨吸烟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病机,认为其病机初期以燥毒犯肺为主,日久毒邪内积化浊,并基于肺脏络脉的生理特点探讨了烟草浊毒进入肺脏,引发COPD的病理过程。探讨了吸烟引发的COPD的治疗方法,认为其基本治疗原则为化浊解毒,根据病情所处阶段,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在病程初期,可选用清燥透浊解毒之法以清润透表祛邪;病程中后期,浊邪之象尽显,应选用芳香化浊解毒法及祛湿化浊解毒;病程终末期,痰瘀与浊毒互结,则需选用化瘀散浊解毒法。

    2020年08期 v.22;No.196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0K]
    [下载次数:6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参芪地黄汤联合ACEI/ARB类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Meta分析

    丘集维;陈珏莹;莫竣麟;谢永祥;

    目的系统评价参芪地黄汤联合ACEI/ARB类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参芪地黄汤联合ACEI/ARB类药物治疗DKD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3月31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对符合文献运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国内12项研究,合计1070例DKD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参芪地黄汤联合ACEI/ARB类药物治疗DKD在降低空腹血糖(MD=-0.89,95%Cl[-1.08,-0.69])、尿素氮(MD=-0.47,95%Cl[-0.64,-0.30])、血肌酐(MD=-4.43,95%Cl[-5.49,-3.37])、尿微量白蛋白(SMD=-3.31,95%Cl[-3.71,-2.91)、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SMD=-5.81,95%Cl[-7.29,-4.32])方面优于对照组。选取空腹血糖为指标所绘制的不对称"漏斗图"分析存在发表偏倚。结论在FPG、BUN、Scr、m ALB、NAG中,参芪地黄汤联合ACEI/ARB类药物治疗DKD优于单用ACEI/ARB类药物。由于存在纳入的研究质量偏低、样本量小等因素,未来仍需更多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明其疗效与安全性。

    2020年08期 v.22;No.196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9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研究进展

    孙可丰;何美蓉;梁慧;欧诒菲;侯亚宁;李晓晓;时思毛;

    近年来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rtrios,EM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研究者们逐渐将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为首选治疗方案。研究表明针灸对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其主要优势为治疗方法多样,操作简易,不良反应小,且不影响子宫内环境。故该文结合近年来中外文献,从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方面对针灸治疗该病研究进展做一系统综述,探讨灸法、体针、耳针、施加因素(电针、火针)等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疗效影响,寻求更完善的治疗方案,为临床医生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及规范临床指导,提高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充分弘扬中医药国粹,治疗更多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患者,造福于民。

    2020年08期 v.22;No.196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6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古病伏梁源流探析

    郑佐桓;鞠宝兆;董宝强;刘彦辰;

    通过查阅《黄帝内经》《难经》《脉经》《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翼方》等古典医籍有关伏梁病的论述,对其病名定义,发病部位和相关脏腑,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认识的发生和演变进行源流梳理,阐释其临床价值,为有效指导临床诊治体内各种占位性疾病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0年08期 v.22;No.196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从“瘀”论治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研究进展

    宋杰;银艳桃;雷力民;林寿宁;王建超;廖健思;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作为一种发病急、演变快、并发症多等特点的急危重症,其发病机制目前仍尚不完全明确,但是微循环障碍贯穿着AP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该文对AP从西医微循环障碍结合中医"血瘀"立论的角度解读AP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法,拟为临床工作者更好的管理AP患者。

    2020年08期 v.22;No.196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5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肾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

    梁龙;魏戌;于杰;冯敏山;尹逊路;杨克新;银河;周帅琪;李凯明;孙凯;谢瑞;朱立国;

    目的肾着汤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剂,该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来探讨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肾着汤各个成分的化学成分,并根据标准,筛选出有效成分并预测其治疗靶点。再通过对Gene 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Dis Ge NET数据库、TTD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疾病靶点,并将药物预测靶点和疾病靶点进行映射。采用Cytoscape软件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的可视化网络,并用R软件、perl脚本进行数据分析和相关图形的绘制。还将映射的关键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进行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图。结果经筛选后,共得到肾着汤主要有效成分119个,收集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疾病靶点337个,药物和疾病共有靶点15个,PPI可视化分析白细胞介素-6(IL-6)、FOS、CASP3、EGFR、MAPK8等可能是肾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共明确60条条目,包括生长因子受体活性、类固醇类激素受体活性、细胞外基质结合的调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调控、MAP激酶活性等多个方面。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了了84条信号通路,涉及到细胞凋亡、MAPK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结论肾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多途径、多靶点的,本研究初步解释了其治疗机制,为以后的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的验证提供参考。

    2020年08期 v.22;No.196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9K]
    [下载次数:5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从痰湿体质论治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

    刘泽华;杨宇峰;石岩;

    痰湿体质与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古有"肥人多痰湿""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之说,痰湿体质是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重要的体质基础。2型糖尿病与高尿酸血症均为代谢性疾病,痰湿作为其病理产物,贯穿在整个疾病过程中。该文从中医痰湿体质入手,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与痰湿体质的相关性,从而得出在临床治疗中纠正痰湿体质的形成与发展,对预防或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及其它与痰湿体质相关的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0年08期 v.22;No.196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下载次数:6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内质网应激-自噬途径探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中医药防治进展

    向昱臻;祝美珍;刘倩菁;俞睿;

    缺血性脑卒中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则会直接影响到脑血管疾病的预后和转归。近年来,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自噬途径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中医药干预内质网应激-自噬途径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该文就此相关研究作一概述。

    2020年08期 v.22;No.196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下载次数:8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承气汤类方治疗肠燥津亏证便秘临床辨析

    许爱丽;安永铖;史海霞;刘登科;苏晓兰;魏玮;

    《伤寒论》首载三承气汤,主要用于治疗阳明腑实证。然同一病证,由于个人体质、时代背景等诸多因素,治疗不尽相同。阳明腑实,每多累及阴津,损伤正气,津亏肠渐燥,肠燥津更亏,迁延日久,虚实夹杂,病难速愈,治当攻补兼施,养阴增液与通腑泻实并用。肠燥津亏虽为一证,然病证浅深不一,立法侧重不同,从而导致用药相异。该文选取五首肠燥津亏所致便秘的代表性承气汤类方进行分析,以期根据病症浅深,辨证施治,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依据。

    2020年08期 v.22;No.196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4K]
    [下载次数:7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通络疽愈方内服联合活血止痛洗剂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愈合程度、内皮生长因子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影响

    李恒;寇谦;周小茜;

    目的探讨通络疽愈方内服联合活血止痛洗剂对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创面愈合程度、内皮生长因子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85例DFU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中药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患者在介入治疗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 000 IU皮下注射3 d,前列地尔10μg静脉滴注,和西洛他唑口服100 mg/次,2次/d。中药干预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络疽愈方内服联合活血止痛洗剂治疗。两组均在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效果,并比较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生长因子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中药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中药干预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创面深度、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2、4周时,中药干预组创面深度、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作用显著(P<0.05);中药干预组治疗2、4周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WBC、NE%、CRP、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有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2、4周时,中药干预组WBC、NE%、CRP、纤维蛋白原降低作用显著(P<0.05);两组血清IL-1含量在治疗2周时升高,治疗4周时降低,中药干预组在治疗2、4周时IL-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VEGF、EGF、b FGF均有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2、4周时,中药干预组VEGF、EGF、b FGF升高作用显著(P<0.05);两组NO显著升高(P<0.05),ET、TXB2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2、4周时,中药干预组NO升高作用显著(P<0.05),ET、TXB2降低作用显著(P<0.05)。结论通络疽愈方内服联合活血止痛洗剂治疗DFU患者能够显著缓解症状,促进创面愈合,可能与抑制WBC、NE%、CRP、IL-1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促进VEGF、EGF、b FGF等生长因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2020年08期 v.22;No.196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12周健身气功八段锦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体成分及肌肉厚度影响

    江岩;来章琦;范恺怡;汪逸超;刘畅;许喆麟;黄睿;赖剑慧;王雪强;王琳;

    目的股四头肌肌肉含量降低与膝骨性关节炎的进程相关,该研究目的是从体成分角度探讨健身气功八段锦对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膝骨关节炎患者23名随机分为八段锦练习组(n=11人)和健康宣教组(n=12人),分别在干预前及12周干预结束利用VAS疼痛评分、WOMAC、LM指数量表以评估受试者症状改善程度,双能X线骨密度仪被用来检测受试者下肢脂肪、肌肉含量的变化,肌骨超声被用来测量受试者腿部肌肉厚度的改变。结果12周干预结束后,健康宣教组体质量、BMI较干预前显著增加(P<0.05);两组VAS评分均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WOMAC评分中健康宣教组在疼痛方面在干预前后改善显著(P<0.05);LM严重指数八段锦组干预前后显著下降(P<0.05);DEXA结果显示,八段锦组与健康宣教组臀部及大腿肌肉含量显著增高(P<0.05),但八段锦组臀部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健康宣教组臀部脂肪含量呈显著增高(P<0.05);肌骨超声结果显示八段锦组左侧及右侧大腿股直肌(P<0.01)、左腿股内侧肌(P<0.05)肌肉横截面直径显著增加。结论监督性,系统性八段锦训练有益于增加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肌肉含量,降低脂肪含量,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症状严重程度。

    2020年08期 v.22;No.196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下载次数:8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以“痰瘀毒”立论探讨大柴胡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

    杨荣来;王凤荣;史海蛟;王帅;王金梁;陈维;景雅婷;李峥;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炎症反应贯穿于AS发病的始终,而中医所说的"痰瘀毒"与炎症反应有着本质的联系,是中西医两种理论体系关于AS病机的良好契合点。作者运用大柴胡汤化裁防治AS的炎症反应,为中医药防治AS的提供有效途径。

    2020年08期 v.22;No.196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研究进展

    侯艺;付亚辉;于若愚;王舒舒;杨继国;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其病因多、病程长、易反复。该病部分类型于癌前病变,其治疗一直为临床所重视。单纯的针灸或用药治疗对该病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案,而针药结合的综合治疗对慢性胃炎有着独特的优势。文章从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相关治疗等方面入手,对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认识、进展和临床诊治进行相关论述,以提高疗效。

    2020年08期 v.22;No.196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3K]
    [下载次数:7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论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优势与特色

    曲金桥;郑一;倪菲;于游;郭鹤;于睿;

    中医学在几千年的疫病防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瘟疫这类烈性传染病的防治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根据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中医疫病理论可以判定2019年新冠肺炎应属于寒湿疫,早在《黄帝内经》当中就有关于疫病防治思想的完整记载。该文主要挖掘中医药在防治该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优势与特色,重点从调节精神情志、加强体育锻炼、穴位保健、饮用中药与药酒防疫、焚烧中药进行空气消毒5个方面进行阐述,并且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医药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确实发挥出巨大的独一无二的优势与特色。

    2020年08期 v.22;No.196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下载次数:48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外台秘要》中“从肾论治”疾病探析

    王位;谷建军;

    作者通过对《外台秘要》中关于从肾论治部分,结合肾的藏精、主水、开窍于耳、主腰府、主前阴等肾的生理特点及功能变化或失司所产生的相关疾病在此书所载进行简要的梳理和总结,并探析其方药,为临床从肾论治提供较为清晰的治疗思路。

    2020年08期 v.22;No.196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8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五苓散治疗心力衰竭作用机制

    姜会来;

    目的根据网络药理学方法对五苓散治疗心力衰竭(HF)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对五苓散进行活性成分及靶点筛选,检索与疾病靶点有关的数据库TTD、Pharmg KB、Dis Ge NET筛选HF的作用靶点,构建韦恩图得到五苓散治疗HF的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 3.7.1建立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基于TCMSP得到五苓散治疗HF的30种活性成分和58个潜在靶点,构建韦恩图得到交集核心靶点26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163个,其中生物过程条目118个、细胞组成条目15个、分子功能条目30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出条目46个,主要包括细胞凋亡、钙离子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并验证了五苓散治疗HF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整体调节作用特点,预测了五苓散治疗HF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其活性成分研究与实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020年08期 v.22;No.196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9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自拟益气排膜汤促进正常分娩后子宫复旧临床研究

    王宇;刘常燕;李莹;王文珍;李会芳;洪家铁;

    目的研究自拟益气排膜汤对正常分娩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3月顺产且首次分娩的产妇,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将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80例。实验组产后予以益气排膜汤口服,阳性药物对照组产后予以新生化颗粒口服,空白对照组产后不予药物处理,疗程均为2周。检测3组产妇的药物安全性、子宫宫底高度、阴道血性恶露时间及阴道恶露持续时间、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自拟益气排膜汤安全性与新生化颗粒相当(P>0.05);新生化颗粒可轻微加快产后子宫底下降(P<0.05),显著缩短阴道恶露持续时间、减少晚期产后出血及感染(P<0.05)的发生,及轻微改善产后血液流变学(P<0.05);益气排膜汤在临床疗效上显著优于新生化颗粒,除具有与新生化颗粒相当的作用外,同时还具有显著缩短血性恶露持续时间(P<0.05),及进一步收缩子宫(加快宫底下降及缩短耻上未及时间)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P<0.05)。结论自拟益气排膜汤安全性良好,且能明显促进正常分娩后的子宫复旧,效果显著优于新生化颗粒。

    2020年08期 v.22;No.196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6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研究进展

    刘思佳;马铁明;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属于中医学的"牛皮癣""摄领疮""顽癣"范畴。好发于颈部两侧、项部、肘窝、腘窝、骶尾部、腕部、踝部,亦见于腰背部、眼睑、四肢及外阴等部位。目前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具有疗效好,安全,无不良反应等优点。该研究总结了近20年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文献,系统归纳和整理了运用毫针疗法、火针疗法、梅花针疗法、三棱针疗法、穴位注射疗法、火针疗法、穴位埋线疗法、贴棉灸疗法等多种临床常用疗法,为治疗此病选择更有效的方法提供参考。

    2020年08期 v.22;No.196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0K]
    [下载次数:1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

    欧阳雅蓉;傅为武;黄彩依;何亚州;赵旋;王庆高;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筛选出真武汤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的相关信息;使用Genecard查找与CHF相关的疾病靶点;使用R及Venn Diagram得到药物与疾病相互作用的靶点;使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用String构建PPI蛋白网络互作图;对预测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真武汤的药物有效成分59种,作用于CHF的分子24个,靶标48个,富集到92个基因功能,代谢通路85条。结论真武汤中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成分包括甾醇类、芍药苷类、常春藤苷、山奈酚及儿茶酚胺等。主要作用于IL-6、MAPK8、CASP3、Re LA、ESR1等靶点,主要通过辅因子结合(cofactor binding)、核受体活性(nuclear receptor activity)、类固醇激素受体(steroid hormone receptor activity)、神经递质受体活性(neurotransmitter receptor activity)、类固醇结合(steroid binding)等功能作用于流体剪切力与动脉粥样硬化、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白介素-17、NF-κB、p53、卵巢类固醇生成等相关通路。真武汤通过多有效成分、多靶点、多生物途径及多通路方式协同抗心力衰竭。其结果需要通过实验进一步论证。

    2020年08期 v.22;No.196 123-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8K]
    [下载次数:5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补阳还五汤促进血管新生治疗脑缺血疾病研究进展

    彭冬;秦彬喻;李涵;关莉;

    血管新生主要有血管形成和血管生成两种形式,前者是经内皮祖细胞或干细胞增殖、分化而形成新血管;后者是以微血管出芽的方式,通过成熟的内皮细胞增殖、迁移而生成新血管。补阳还五汤是治疗脑缺血疾病的名方,大量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在治疗脑缺血疾病时有促进脑缺血区周围血管新生的作用,但就目前研究看,补阳还五汤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并未在急性期和其他脑血管疾病发挥很大作用,而且补阳还五汤复方的总药物有效成分尚无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揭示。该文综述了近年来补阳还五汤促进脑血管新生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保护和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促进血管网形成,调控血管生成信号传导通路等,为进一步研究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缺血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2020年08期 v.22;No.196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6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过敏性鼻炎用药规律与机制研究

    刘金垒;但文超;何庆勇;曲艺;

    目的通过对治疗过敏性鼻炎国家专利中药复方的挖掘,获取其用药规律,为中药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检索获取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库中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将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并统计药物频次,分析关联规则,构建复杂网络,获取核心药物,筛选关键药物并用中药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索关键药物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纳入中药复方专利数据220条,共涉及中药614味,主要证候为肺虚感寒证与肺经伏热证;最常用的药物为防风(108次,49.1%)、辛夷(106次,48.2%)、白芷(98次,44.6%)等;最常用的对药为防风-辛夷;最常用的角药为黄芪-防风-辛夷、白芷-防风-辛夷等;高置信度药物关联规则有白术-防风-辛夷->黄芪、黄芪-白术-辛夷->防风等;核心药物包括为防风、辛夷、白芷、苍耳子、黄芪;关键药物为防风、辛夷、白芷。获取了关键药物的活性成分汉黄芩素、谷甾醇、亚油酸乙酯等,获得了上述活性成分与过敏性鼻炎的交集靶点ESR1、AR、BCL2、IL-6、ADRA2C等,富集分析得到交集靶点的KEGG富集通路49条如PI3K/Akt信号通路、Calcium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NF-kappa 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关键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论关键药物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存在分子层面的作用机制为依据,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新药研发可依据获取的用药规律,灵活运用温肺散寒、益气固表与清热祛风、益气止嚏之法,并辅以补脾益肺、温阳益气,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2020年08期 v.22;No.196 134-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2K]
    [下载次数:17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近5年中药治疗抑郁症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安继东;郭旭彤;陈分乔;梅建强;

    以中国知网为数据库,对近5年来有关抗抑郁障碍的中药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了一次综述,包括了单味药、经方以及自拟方剂,为临床抑郁障碍的治疗和新型抗抑郁药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2020年08期 v.22;No.196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9K]
    [下载次数:25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机制研究

    陈智彬;李梦帆;钟美慧;黄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已经成为当今第三大血管疾病,由于其可引起肺栓塞,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但目前DVT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该文主要就DVT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DVT的发病机制与抗凝血酶III缺乏、基因多态性和炎症因子表达相关,为DVT的基础研究和临床防治提供相关的参考。

    2020年08期 v.22;No.196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下载次数:2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联合渐进式康复训练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影响

    曹玮;朱颖;唐广义;盛春艳;张驰;齐红枫;王晓东;高宏;

    目的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联合渐进式康复训练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胃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空白组患者行传统围手术期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渐进式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行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联合渐进式康复训练,观察3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出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进流质时间、Karnofaky生活质量评分及胃泌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出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进流质时间短于空白组及对照组(P<0.05),Karnofaky生活质量评分高于空白组及对照组(P<0.05),胃泌素水平高于空白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联合渐进式康复训练明显提升胃癌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速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远期疗效可观,值得临床应用与深入研究。

    2020年08期 v.22;No.196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用药规律

    李颖;黎美欢;陈铭泰;林海丹;巫燕慧;张忠;

    目的筛选整理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共112册中所载的冠心病验案,探究近代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严格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验案,从中提取验方的药物组成数据,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3进行频数统计、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所提供的Apriori模版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二分类变量资料的Ochiai算法进行。结果纳入128个验案,提取出128个验方。频次统计结果显示前三位药物分别是丹参、川芎、甘草。频次大于等于10的药物中,前几位中药类别分别为活血药、理气药、补气药,其他类药均少于3味;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药对关联规则12条,均为2项集,其具代表性的规则有川芎-当归、瓜蒌-薤白、丹参-赤芍、丹参-延胡索;从聚类分析生成的树状图中提取出具有关联性的药方共7类。结论综合分析得出冠心病的基本治法为活血,可佐以益气、理气之法,总结出基本病机为瘀阻心脉,常间杂气虚、气滞之证。

    2020年08期 v.22;No.196 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9K]
    [下载次数:6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经脉当令”理论评价铜砭刮痧联合平衡火罐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疼痛临床疗效观察

    刘盈;马莹蕊;

    目的基于"经脉当令"理论,评价铜砭刮痧联合平衡火罐的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临床疗效。方法实验采取随机对照的临床实验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疼痛的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铜砭刮痧联合平衡火罐组治疗配合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方法。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的日本骨伤学会(JOA)的腰痛评分、VAS评分的变化及效果。根据研究成果对比这种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疼痛的近期疗效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经过2个疗程后,治愈2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有效率56.67%(P<0.05),治疗组30例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治愈6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有效率9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铜砭刮痧联合平衡火罐的治疗方法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08期 v.22;No.196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下载次数:8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翳风穴穴位注射应用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治疗进展

    赵婧;许晓爽;鄢燕;

    通过翳风穴穴位注射方式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该法采用的是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将腧穴、针刺和药物三者融为一体,把有限的药物作用于病灶局部,可以快速的缓解乳突部位的疼痛而控制炎症,从而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康复提供基础。此外,这种治疗方式在临床上具有用药量少且无不良反应,尤其适用于并发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不适合服用药物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该文对翳风穴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0年08期 v.22;No.196 15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4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中药有效成分及方剂多靶点调控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冯诗锐;张青萍;

    帕金森病(PD)的基本病理特征是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及路易小体的形成,最终造成PD特有的运动功能障碍。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西药种类较多,但每一类药物都有不少不良反应。大量研究表明中药有效成分及方剂在治疗PD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该文从中药有效成分及方剂抑制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保护线粒体功能、增加多巴胺释放或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抑制神经元免疫与炎症反应及改变氧化应激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期刊报道的中药有效成分及方剂防治PD的研究进展,以为PD的新药及方剂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2020年08期 v.22;No.196 162-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8K]
    [下载次数:10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益气通脉煎剂治疗冠脉血运重建后心绞痛临床观察

    吴继雷;冯秀芝;王凤荣;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煎剂治疗气虚血瘀型冠脉血运重建后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虚血瘀型冠脉血运重建后心绞痛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通脉煎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心电图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两组内治疗前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比较,治疗后结果优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比对照组较明显缩短(P<0.05)。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益气通脉煎剂对预防和治疗冠脉血运重建后心绞痛有着良好的疗效。

    2020年08期 v.22;No.196 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加减玉肾露联合自助认知行为疗法对肾虚型原发性失眠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张俊杰;刘茜辰;王婧懿;

    目的通过辨证施治,观察加减玉肾露联合自助认知行为疗法对肾虚型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9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本院区就诊的肾虚型原发性失眠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取加减玉肾露中药汤剂联合自助认知行为疗法,对照组采取右佐匹克隆片3 mg日1次晚睡前口服。采用中医症状积分、PSQI、SDS为疗效观测指标,在基线期、终点期、随访期进行记录。结果治疗组睡眠疗效为87.5%,对照组睡眠疗效为90.0%,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60.0%,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评分显示两组在终点期疗效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访期间PSQI数据显示治疗组疗效更持久稳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点期中医症状积分显示两组在改善头晕耳鸣、精神不振两项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及SDS评分的组间对比均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并且效果持久稳定,不易反弹(P<0.05)。结论加减玉肾露联合自助认知行为疗法可有效改善肾虚型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且疗效持久。

    2020年08期 v.22;No.196 169-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炎症信号通路探讨梓醇对肾纤维化调控机制

    孙响波;王丽华;李永伟;江晓红;

    肾纤维化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多炎症信号通路均参与肾纤维化进程。该文总结了炎性NF-кB信号通路、SIRT1/H_2O_2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腺苷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等信号通路在肾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梓醇通过调控多种炎症信号通路减缓肾纤维化进程的多效性,以期为深入研究梓醇抗肾纤维化机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2020年08期 v.22;No.196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肺毒诠释

    姜昕;庞立健;吕晓东;车艳娇;荆莹;史雁南;

    毒不单指某些含有"毒性"的物质,偏性不纠长期亦可发展为"毒"。"肺毒"作为"毒"病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系指机体正气不足,邪气入侵,扰乱脏腑功能,津液气血运化不调,日久蕴结不化,产生有毒物质积于肺中,应给予高度重视。因此,文章在中医毒邪学说基础理论指导下,从"肺毒"的源流、内涵、分类、病机、致病特点、治疗原则6个方面进一步诠释"肺毒",以期为肺系疾病及相关脏腑病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020年08期 v.22;No.196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1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扶正解毒方治疗儿童持续性、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观察

    陈娜;余惠平;许雪雪;王月;杨剑锋;徐悠;胡淼;李豪;李靖;张晓倩;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方治疗儿童持续性、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标准的持续性、慢性IT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5例,予扶正解毒方颗粒剂治疗,对照组15例,予中药模拟剂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有效率、血小板计数、中医证候积分、出血分级量表等。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68.57%,对照组13.3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其中紫斑出血、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气短、自汗症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出血分级量表,治疗组总改善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方治疗儿童持续性、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2020年08期 v.22;No.196 180-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8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连花清瘟胶囊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进展

    田晓玲;华川;张艳;赵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中医药防治COVID-19已经取得显著疗效,以络病学理论为指导的连花清瘟胶囊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相关疾病已有多年历史,因其具有抗病毒、抗炎及免疫调节的作用,已经在国家卫健委和多个省市的诊疗方案中被推荐用于新冠病毒的防治。相关研究表明,连花清瘟胶囊能够抑制SARS-Co V-2的活性、有效改善COVID-19患者的临床症状,文章为防治该病提供了初步的临床研究证据。

    2020年08期 v.22;No.196 184-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下载次数:36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 ]
  • 门脉高压性胃病中医药防治特色及前景

    高毅;舒劲;卢雨蓓;刘顺庆;马国珍;

    门脉高压性胃病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胃黏膜病变,尤其以中晚期患者较为多见,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能否早期对其进行干预与防治是提高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有效措施。在门脉高压性胃病的防治措施中,现代医学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缺少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与新的治疗手段,尤其在早期干预方面的不足较为显著,而传统中医药因其多因素、多靶点的治疗特性,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其临床疗效,同时在肝硬化早期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预防上效果显著,作者通过检索大量近年相关研究与文献报道,对中医药防治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理论特色及辨治要点进行总结与分析,对其治疗前景作出初步探讨,以求对后期临床用药及相关研究作以参考与指导。

    2020年08期 v.22;No.196 188-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4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临床报道

  • 复方金银花煎液外敷联合金霉素眼膏治疗EGFRIs所致皮疹对症状程度与持续时间影响观察

    陆佳颖;陈丽娟;郭志颖;

    目的探究复方金银花煎液外敷联合金霉素眼膏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s)所致的皮疹对症状程度与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EGFRIs所致的皮疹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金霉素眼膏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复方金银花煎液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以及症状持续时间,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症状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方面均有显著改善,且心理、社会功能以及健康得分高于对照组,整体生活质量得分也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均P<0.05。结论复方金银花煎液外敷联合金霉素眼膏治疗EGFRIs所致的皮疹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疗效,快速地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0年08期 v.22;No.196 19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外敷配合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卜繁旺;孙竹清;杨晓松;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配合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1月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两组均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治疗,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和运动指导,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中药外敷治疗。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患肢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患肢关节尺偏、桡偏、背伸、旋前、旋后及掌曲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3%)低于对照组(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治疗基础上予以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药外敷可取得确切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患肢关节功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具有推广价值。

    2020年08期 v.22;No.196 19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护理园地

  •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中临床应用价值评价

    李哲;

    目的制定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干预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通过临床观察指标比较,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按照患者住院顺序,利用奇偶数分组法将72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奇数为对照组36例、偶数为干预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依据中西医护理理论,制定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中西医护理干预方案。术后比较两组患者在睡眠、腹胀、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比术前评分有所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价两组术后患者睡眠质量、腹胀程度,干预组临床疗效评价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能够在改善情志、睡眠质量、腹胀程度上获得满意临床疗效,具有一定推广及临床应用价值。

    2020年08期 v.22;No.196 19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0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持续护理联合中医情志疗法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

    郭宝;宫莉莉;

    目的观察并探讨持续护理联合中医情志疗法的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102例慢性心衰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持续护理联合中医情志疗法的护理方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BNP、LEVF和6MWY)和生活质量评分表(SF-36)。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和SF-36评分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持续护理联合中医情志疗法的护理方式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2020年08期 v.22;No.196 200-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滚针联合曲安奈德与活力苏口服液治疗斑秃的治疗效果及护理研究

    蒋叶荣;张春玉;崔贞;

    目的探讨滚针联合曲安奈德与活力苏口服液治疗斑秃的治疗效果及护理研究。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斑秃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均使用滚针联合曲安奈德与活力苏口服液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毛发镜检查结果、炎性因子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P<0.05);两组治疗前毛囊密度、毛发密度、毳毛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毛囊密度、毛发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毳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IL-12、IL-18、IFN-γ、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IL-12、IL-18、IFN-γ、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D_4~+、CD_8~+、CD_4~+/CD_8~+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D_4~+、CD_8~+、CD_4~+/CD_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滚针联合曲安奈德与活力苏口服液治疗斑秃的治疗效果明显,配合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整体疗效,促进斑秃部位毛囊及毛发的生长,抑制机体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减少复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2020年08期 v.22;No.196 204-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基于“肾开窍于耳”探讨耳穴与慢性肾脏病

    邹诗卉;陈敏;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从而引起全身各系统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可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耳穴疗法作为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在慢性肾脏病的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文章阐述了耳穴疗法的理论基础,以及耳穴治疗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等慢性肾脏病及其合并症中的运用,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完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020年08期 v.22;No.196 208-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下载次数:6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针灸论治中风后手功能障碍临床进展

    张生艳;李永峰;

    中风后手功能障碍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其手功能恢复难度大、时间长,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目前西医尚无独特、系统的诊疗方案,针灸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在治疗手功能障碍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具有独特的优势。作者将综合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进行概述,主要从普通刺法、特色刺法、针刺结合他法、其他方法归类整理,并分析各医家对该病论治的作用机理以及临床疗效评价等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中风后手功能障碍提供最佳的治疗思路。研究发现目前针灸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广泛应用于临床,虽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仍存在缺乏高质量、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缺乏中医辨证论治,缺乏横向对比、纳入标准以及疗效评价标准未统一的等等不足之处,今后需进一步深入探索。

    2020年08期 v.22;No.196 213-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8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药研究进展

    周佩琳;刘万里;杨璐;苏坤涵;

    根据近5年来相关文献资料,从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方面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中医诊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存在优势,临床基于整体审查、辨证施治、防治结合等理念,运用中医内治、中医外治、中西医结合等特色疗法,配合摄生调养的"治未病"手段,在缓解该病难治症状,预防发病或复发等方面应用前景广泛。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初步探讨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2020年08期 v.22;No.196 217-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下载次数:8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